文学常识唐代是诗歌的高峰
第一,在于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、变革的推动。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,经济与政治的发展、变革,促使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,从而为诗歌创作开拓了新的源泉,提供了新的材料,使唐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广度与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。而封建经济、政治的变革,把地主阶级内部与门阀世族相对立的庶族寒门集团推上了历史舞台,他们成为唐代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力量,同时也是唐诗的主要作者。社会变革还促成唐代物质生产的高度发达和国力的强盛,不仅为诗人的学习和写作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环境,也有助于激发诗情。
第二,与唐代社会思想比较解放也有密切联系。唐代诗人正处在封建历史发展蓬勃向上的高峰时期,其中大多数人又属于正在兴起的庶族地主阶层,因而对生活抱有较为积极、乐观的态度。这种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,发而为诗歌,就产生了唐诗(尤其是盛唐诗歌)中普遍洋溢着的浪漫气息。唐代社会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,但经过社会变革,旧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,新的矛盾尚未达到无法调和的程度,因而当时的知识分子比较敢于正视现实,致力于揭露社会的弊病以疗救社会,从而形成了唐诗发展中强有力的写实传统。同时,当时的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抱有一定的信心,又需要协调矛盾以利于长治久安,所以在意识形态方面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。这对于解除人们的思想束缚,促进诗歌创作的自由发展,也起了积极的作用。
第三,唐诗的兴盛,也是唐代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产物。唐以前,门阀世族垄断文化,文学创作几乎成了少数特权者手中消遣的工具。唐以后,这种局面打破了,一般寒素家庭出身的士人都走上读书应举的道路,甚至更下层的群众也多少有点接触文化的机会。这必然会给诗歌创作带来新的生命力。唐代各种文艺样式的充分发展,也给予诗歌以多方面的影响。如王维的山水诗被称作“诗中有画”。至于唐代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和统治者的倡导文学,这本身就是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一个标志,当然又会反作用于诗歌创作。
第四,唐诗的巨大成就,又是唐代诗人多方面地批判继承文学遗产,推陈出新的结果。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,从《诗经》开始到唐代,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。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,如《诗经》的写实传统、《楚辞》的浪漫气息、汉魏古诗的“风骨”……无一不为唐诗所充分吸收。但唐诗对待文学遗产,并非无批判地兼收并蓄,而是有所选择,有所扬弃。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中提到“别裁伪体亲风雅,转益多师是吾师”,一方面要反对“伪体”,一方面要广泛学习,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,这也是唐诗能够跨越传统、大大向前发展一步的重要原因。
造成这种局面得益于当权者的提倡。在中国历史上,一旦当权者有什么爱好,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,把这种爱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,当权者信佛,佛教事业就会得到长足发展,当权者爱好体育,体育场所就会在各地遍布。李唐王朝也不例外。李世民喜欢诗歌,诗艺取士自是理所当然,当考官贺知章看到来访者中有名叫白居易的,不禁叹道:长安居,大不易。但当贺知章看了白居易的一首诗,内中有这样两句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,不禁大喜,直呼:易,易,易。其后白居易就凭借自己的才气做官,做了苏州刺史,在苏州建了苏堤,苏堤借着白居易诗歌上的成就名垂青史,今天已是苏州的风景名胜。而李白,竟因为诗歌做得好,深得唐玄宗的喜爱,以致有一次李白作诗时,仗着酒气,要皇帝的亲信高力士脱靴,要皇帝的爱妃杨贵妃磨墨,唐玄宗竟也不怪罪,应允了。但李白最后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,直写道: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到极点了!放在今天,李白不知该是何种处境!而骆宾王,因为才气一时难有人识,在给李敬业做幕僚时,不满意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,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时,竟也不怕谋反会被杀头,欣然为李敬业起草《讨武檄文》,诗人的才气在这篇檄文里得到尽情展示,笔锋凌厉,直指武则天的痛处,以至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时,非但不怪,反而长叹:真乃宰相之才也,不得为用,乃用人之过也。这样的故事只有在唐朝才能发生,这是一个浪漫的年代才有的对诗人的尊重,不管你多傲慢,只要你的才气足够绚丽,你就可以尽情展示。 诗歌在唐朝时得到发展,还得益于当时歌舞艺术的鼎盛繁荣。诗歌在当时是依赖艺人的传唱才得以广为人知。当时的传播工具相当落后,诗歌的传唱艺人就是一种传播的载体,而当时唐朝的传唱艺人遍布长安和唐朝的疆域。但由于传唱的特殊性,要求诗歌朗朗上口,贴近生活,篇幅短小精悍,不能太长,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唐诗大多符合这样的要求,只有少部分篇幅过大。 诗歌之所以在唐朝得到迅猛发展,还得益于唐朝宽容的社会,所以诗歌题材相当广泛,连皇帝的生活也可以入诗,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写出了《长恨歌》。于是这种宽容的社会下诗人的风格也各异,李白豪放,杜甫悲情,陈子昂的孤愤,白居易失落时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的叹息,王昌龄的冷眼看世风,李商隐侧重个人感情的缠绵,王维喜欢田园山水的宁静,晚唐的杜牧更注重前朝兴亡的史实经验。这些诗人,用自己的笔,呕心沥血于创作,终于把一个唐朝,用诗歌的圣宴取代了时间上王朝的灭亡。 唐朝于是借助诗歌活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