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代:唐朝作者:李中轩车紫陌竞寻春,独掩衡门病起身。步月怕伤三径藓,取琴因拂一床尘。明时傥有丹枝分,青鉴从他素发新。况是青云知己在,原思生计莫忧贫。
朝代:唐朝作者:周昙祅氛不起瑞烟轻,端拱垂衣日月明。传事四方无外役,茅茨深处土阶平。
产生及流派各有差异:
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?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,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,以便记忆、传播,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。据闻一多先生考证.[诗]与[志]原是同一个字,[志]上从[士],下从[心],表示停止在心上,实际就是记忆。文字产生以后,有了文学的帮助,不必再死记了,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[志]。志就是诗。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
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?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,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,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,比诗早得多。考察歌的产生,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,如啊、兮、哦、唉等,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:"啊"。歌是形声字,由"可"得声。在古代[歌]与[啊]是一个字,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[啊]叫作歌。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。
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,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[诗歌]并称呢?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。歌,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,在语言产生之扣,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,情绪更加丰富,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。于是在歌里
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》其三 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
曹植 《七步诗 》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《短歌行》
年代: 魏晋 作者: 曹操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
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
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
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契阔谈讌,心念旧恩。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曹操《蒿里行》 曹植《白马篇》 王粲《七哀诗》 蔡琰字文姬《悲愤诗》和《胡笳十八拍》
陶渊明《归田园居》《归去来辞》《桃花源记》等等
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。
当然是 长恨歌 毋容置疑 高中学的时候 背的滚瓜烂熟
陈子昂的诗,李白的诗和杜甫的,分别表现不同时期唐朝的社会风貌
唐代诗歌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,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,分初、盛、中、晚各期,你想找的是哪一期的?
唐代前中晚期各有各的特色,不过还是以王杨卢骆、大小李杜、白居易的为主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