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、任何地域都会有流行色存在。它的色彩组合均有其传统文化渊源并符合大众审美习惯。所谓崇尚时尚,不仅仅在当代、而是古而有之。宋代人争戴苏东坡式的高顶乌纱帽;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额前贴的梅花装饰引起社会效应,造成“六宫争肯学梅妆”。不难看出,古代的男人与女人在赶时髦方面并不比今人差。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此评论:“时世妆、时世妆,出自城中传四方,时世流行无近远……”。说明某种色彩组合的流行一时在各朝各代都曾经出现过。
纵观历史,唐宋两朝在经济、文化、诗歌、绘画等方面均处于发展繁荣时期。仅从诗词看,现存唐诗四万八千首,作者两千余人。宋词两万首,作者一千余人。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传统色彩理论及流行色组合、流布情况。唐宋诗词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被读者认可,必须
符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,而不少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作品,了解信息掌握流行色。
从大量的唐代诗词中,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判断:唐代的流行色是紫+黄,一个间色一个原色。唐代以赭黄袍为常服,亲王及三品色用紫,五品色用朱,六品色用黄。有功者亦赏朱紫之服。举一典型例证:“紫蝶黄蜂俱有情”。唐
1.前期
台阁体: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,出现一种所谓“台阁体”诗。其倡导人号称“三杨”,即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,都是“台阁重臣”,故称其诗为“台阁体”。它的出现,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,因为它只追求所谓“雍容典雅”,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容,毫无创新,毫无生气,比宋代的“西昆体”影响更坏。
约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“台阁体”,体现了洪武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,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。其主要人物是“三杨”: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,他们先后都官至大学士,而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。其形式以诗歌为主,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。
茶陵派:从成化到弘治年间,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,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。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,成员有谢铎、张泰、邵宝、鲁铎、石瑶等人。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,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“台阁体”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。
2、中期
前七子:明弘治、正德年间(1488-1521)的文学流派。成员包括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康海、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,以李梦阳、何景
1、《蓼莪》——先秦佚名
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
蓼蓼者莪,匪莪伊蔚。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。
译文:看那莪蒿长得高,却非莪蒿是散蒿。可怜我的爹与妈,抚养我大太辛劳!看那莪蒿相依偎,却非莪蒿只是蔚。可怜我的爹与妈,抚养我大太劳累!
2、《送母回乡》——唐代李商隐
母爱无所报,人生更何求。
译文: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,人生还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?
0
0
0
0
七年级上
[观沧海]曹操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[次北固山下]王湾唐
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
[钱塘湖春行]白居易唐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
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[西江月]辛弃疾宋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
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头忽见。
[天净沙秋思]马致远元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,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.
[龟虽寿]曹操
神龟虽寿,猷有竟时。
2009年是祖国六十岁的生日,2009年也是为祖国献出鲜血和生命先烈的生日。
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,要永远记得他们,记得那些心灵纯真、灵魂圣洁的先烈们。
心灵是一个人的根,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;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,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。
我们这代人是跨世纪的一代,将来会面对更多的诱惑。
正因为如此,我们必须从小就树立一切为了他人的崇高信念。
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富,但是在重要的时候,个人利益必须牺牲。
在刺骨的冰水中救孩子,这是他心灵的选择。
他牺牲自己,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。
而在我们的生活中,大多没有这么极端的情况。
但也不能有一点危险就选择逃避。
做出牺牲自己的选择,不只是像用眼睛看来那
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。
莱辛
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,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。
伊索
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。
柏格森
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。
海涅
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。
泰戈尔
凡是与虚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价值的。
高尔基
我并无过人的特长,只是忠诚老实,不自欺欺人,想做一个“以身作则”来教育人的平常人。
吴玉章
人世间最恶劣的谎言自己欺骗自己。
迦尔洵
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,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,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。
柏格森
行一件好事,心中
三分钟的话,这个应该可以吧:
望江南苏轼
春未老,风细柳斜斜。
试上超然台上望。
半壕春水一城花,烟雨暗千家。
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。
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,诗酒趁年华。
可围绕最后一句展开,劝勉同学们不要停留在过去的悲伤中,要把握青春年少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pg电子直营-pg电子游戏下载 »
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今四川眉山人。
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、诗人,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超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。
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,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,长于策论,文风纵横恣肆,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。
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,进而又被列为“韩柳欧苏四大家”;他写的诗歌被尊为“宋诗典范”;他的词,被称为“为词立法”,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;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、李龙眠,并称宋代四大家,擅长画墨竹,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。
纵观苏轼诗词的特点可以用“从容、豪放、创新、丰富多彩”四个词概括。
二、思想根源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,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,建功立业,所谓“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”,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,世间人不是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,如屈原沉江,贾谊泪逝,陈子昂之“念天地之幽幽,独怆然而涕下”,李白之“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”都是翰墨抒怀。
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,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。
李
一、积累古诗文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
当前语文教学中,每位老师都很重视古诗文的积累。
可许多老师都觉得之所以要积累:一是课标中规定要积累,二是要考试。
正因为要考试,所以才要积累。
这样一来古诗文的积累功利色彩浓厚,而这功利又掩盖了古诗文积累的实质。
那么古诗文积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?《语文课程标准》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:“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,丰富语言的积累。
”因此古诗文积累的目的就应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,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。
如果再深入一步,把古诗文积累放在“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”这个大背景下考察,古诗文积累的最终目的就应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,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,积蓄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这样一来古诗文积累的目的意义自然就明确了,而其基本任务就是背上优秀的名家名篇,其教学核心就应是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,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。
二、古诗文积累应是一种文化传承
优秀的古诗文都是中华智慧的结晶
合辙押韵指的是:读起来朗朗上口,前车后辙,顺口、听着舒服,富有音乐性的诗词,诸如对联,歌词、唱词、对白等。
合辙,跟押韵的意思差不多,细分起来,辙宽,韵窄,如“发花乜斜”辙里可通押,韵中则不能。
先说合辙——“辙”,在生活中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,叫车辙。
合辙,说白点,就是后面的车轮子要走在前面的车辙里,不能跑偏。
而在诗词中的所谓“辙”,则是指“十三辙”,也就是十三个韵部。
再说押韵,韵,就是和谐而有节奏的音乐或念白。
说到人,文人雅士往往被称为有风度,风致,情趣,韵味儿十足,等等。
而说到诗文,就是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的句尾,即:每一个句子的最后那个字。
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。
诗、词和曲一般都是要押韵的,诗词曲的韵都和语言有直接的关系。
诗韵最早形成,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很详细的广韵。
而后在宋词兴之后,才有了词韵。
而戏曲的十三辙,则是在明清时代形成的。
古体格律诗,到清末使用的官韵,是通称的“平
为你解答,请你参考,满意请你采纳,谢谢!(子规是古名,现在的名字是杜鹃!)
杜鹃鸟身体黑灰色,尾巴有白色斑点,腹部有黑色横纹。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,这是一种美丽可爱、富有灵性和神奇传说的益鸟。杜鹃鸟又叫杜宇、布谷、子规、望帝、蜀鸟等。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,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,文化意蕴丰富多彩。
一、烘托伤春、惜春之情
苏轼《浣溪沙》:“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”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,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。作者虽贬官黄州,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,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、惜春之情。由景入情,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,得出了“休将白发唱黄鸡”的哲理,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,但胸怀旷达、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。“解鞍欹枕绿杨桥,杜宇一声春晓。”(苏轼《西江月》)、“生怕子规声到耳,苦羞双燕语穿帘。”(朱淑真《伤春》)、“一声杜宇春归尽,寂寞帘栊空月痕。”(曹雪芹《红楼梦·桃花行》)、“杜鹃无语正黄昏,荷锄归去掩重门。”(曹雪芹《红楼梦·葬花吟》),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
何处曾经同望月?樱桃树下后堂前。——感月悲逝者白居易
梅樱与桃杏,次第城上发。——花下对酒二首白居易
引手攀红樱,红樱落似霰。——花下对酒二首白居易
攀枝摘樱桃,带花移牡丹。——伤宅白居易
早梅结青实,残樱落红珠。——官舍白居易
绿蕙不香饶桂酒,红樱无色让花钿。——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白居易
红樱满眼日,白发半头时。——樱桃花下叹白发白居易
樱桃昨夜开如雪,鬓发今年白似霜。——感樱桃花因招饮客白居易
小园新种红樱树,闲绕花行便当游。——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白居易
朱樱此日垂朱实,郭外谁家负郭田。——惠义寺园送辛员外杜甫
炎方每续朱樱献,玉座应悲白露团。——解闷十二首杜甫
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。——无题(其四)李商隐
矜红掩素似多才,不待樱桃不逐梅。——见穆三十宅中庭梅榴花谢杜牧
西蜀樱桃也
《江南》是一首汉代乐府诗。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。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、场合,地点;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。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,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。
江南
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1田田2,鱼戏莲叶间。
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。
文学鉴赏
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,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,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,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,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,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。
首先,此歌起句“江南可采莲”,其中的“可”字已透露出消息。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,可这位歌者(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)却偏要说“江南可采莲”,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,但却以江南最盛;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,尤以青年妇女为主;同时江南民风柔靡,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,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,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。在这类民间情歌中
我们准备好了吗
省钱养车的好去处
我们准备好了
你们准备好了吗
让爱车光洁如新
你们应该来诗词大会飞花令,我有故事,你有诗,准备好了没
诗词一般来说包括唐诗宋词。
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,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,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。
词源于民间,始于唐,兴于五代,盛于两宋。
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,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。
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。
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,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。
宋代,皇帝个个爱词,大臣个个是词人,政治家范仲淹、王安石、司马光、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,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,名垂千古。
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,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,影响久远。
唐诗宋词”一语,宋词与唐诗并称,不唯标示“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”之义,而且也说明,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。
宋季承唐,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,好诗差
让全球精英家庭孩子痴迷的中国诗词,到底有什么魅力
展开全部让全球精英家庭孩子痴迷的中国诗词,到底有什么魅力?最近,我一个早已定居美国的朋友在微信上和我说,她前几天带着两个孩子去滑雪,滑到半山腰,大儿子多多突然说道:妈妈,我终于理解了你以前教我背过的那句诗:白雪却嫌春色晚,故穿庭树作飞花。
这件事,让我不由得记起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,让其外孙女背古诗,诵《三字经》的场景,真可谓是吸粉无数;还有75岁的美国著名投资家、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·罗杰斯,在11月香港的亚洲金融科技发展会上,也让女儿展示了宋代诗人邵雍的《山村咏怀》诗句“一去二三里,烟村四五家。
亭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”。
一时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大赞。
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到底在哪里?在风靡全国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夺冠的16岁小姑娘武亦姝曾说过这样
古代送别诗
展开全部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王勃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.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.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.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.【注释】:杜少府:王勃的友人,生平不详.少府县尉的别称."蜀州"一作"蜀川".城阙指京城长安.三秦:今陕西省关中地区,古为秦国,项羽在灭秦后,曾将秦地分为雍,塞,瞿三国,称三秦.五津:岷江的五大渡口,分别是白华津,万里津,江首津,涉头津,江南津.比邻:近邻.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"丈夫四海志,万里犹比邻."这里化用其意.《送元二使安西》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.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.【注释】:诗题一作《渭城曲》.渭城: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,即秦代咸阳古城.朝雨:早晨的雨.浥:润湿.阳关: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,
含"九"字的古诗词,帮忙多弄几句.
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
南游吟草郁达夫武夷三十六雄峰,九曲清溪境不同。
山水若从奇处看,西湖终是小家容。
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http://www.ishici.com/search.asp更多地到这里找诗名里带九字的诗词有哪些
1湘妃作者:李贺筠竹千年老不死,长伴秦娥盖湘水。
蛮娘吟弄满寒空,九山静绿泪花红。
离鸾别凤烟梧中,巫云蜀雨遥相通。
幽愁秋气上青枫,凉夜波间吟古龙。
2《金谷九局图》的诗
成语古诗词
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。
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,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,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。
《矛与盾》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,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,告诫人们说话、办事要实事求是,不要言过其实,自相矛盾。
《郑人买履》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,讥讽墨守成规、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。
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,言简意赅,都是用“蠢人蠢事”——可笑的事,从反面给人启迪,耐人寻味。
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,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,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,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。
《矛与盾》全文仅四句话,分两层意思,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,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,无
一首赞美西湖的古诗。
1、《题临安邸》宋·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。
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当汴州。
2、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宋·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
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3、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宋·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4、《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》唐·刘禹锡木落汉川夜,西湖悬玉钩。
旌旗环水次,舟楫泛中流。
目极想前事,神交如共游。
瑶琴久已绝,松韵自悲秋。
5、《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》唐·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,一曲离歌酒一杯。
4
3
0
0